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与天下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下场的。明溯能想到的,以庞、徐二人的智谋,心中自然是一清二楚,此时,均是暗暗地捏了把汗。

    明溯的才能,黄承彦这两日已经领教过多遍,尤其是那奇怪的七言律诗,确实是开了诗坛一大创举,若是能够就此成长下去,中途不至于突然夭折,明溯出则封侯拜相,入则为一代大儒的前景还是不难预料的。百年,甚至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全才,就这么被自己遇上了,而且还被自己捡了回来,做了女婿,黄承彦自然不会就这么撒手不管不顾的。

    荆襄名士便布朝野,有了墨家这个背景,以及荆襄大儒庞德公为伯父,想必寻常宵小之辈想有所行动之前必然会在心中先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分量。天下士人悠悠之口,即便是张让诸强横之人,也是暗暗忌惮不已。黄承彦其他的不怕,怕就怕那些党人对自己女婿不利,至于其他碌碌之辈,压根就没放在他的眼中。骄傲地说句话,若是甚么人都动得了他的女婿,岂不显得他这个墨家当代钜子有眼无珠?

    然而,张邈、曹操、袁绍等人无不是那党人领袖人物。其中张邈巡守陈留,正好扼住了明溯的咽喉,想要向外发展,必然要先突破这一个束缚。至于曹操,现在是朝中的侍郎,有那高悬五色棒的清名在先,若是他想对付谁,天下不明真相之人也定会习惯性地认为此人该死。袁绍,四世三公之后,朝野之后,其先辈门生故吏比目皆是,若是此人不喜,天下寸步难行。

    所以,方才明溯随口占了一诗,感慨处境之时,黄承彦便立即想出了一个既能名扬京都,又不至于与天下英雄豪杰为敌的绝妙法儿。但求夜舟无倾覆,不知生死已未卜。

    于是,那张邈给曹操、袁绍二人的荐信中除了党人之间寻常的叙旧话儿之外,便顺带简短地提了明溯一下:“……庞德公之侄,本郡已吾之人。此人熟读诗书,兼修武艺,放荡不羁,闻名乡里,若是利用得好,可得颍川士子之心也。”

    颍川是什么地方?颍川就在襄阳的旁边,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党锢之祸后,许多名士大儒都隐归故里,设馆授徒,可谓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何况,颍川还有一个习俗,那便是豪杰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朝野勾结,可谓是错根盘结,自成一派。

    这信中的涵义虽然隐晦,然而以那曹、袁二人的智慧,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若是能够用好了明溯,自然便能从内部去瓦解颍川士子这个牢不可摧的阵营,逐渐化为己用。况且,明溯还有一个能够为颍川阵营所认可的身份,那便是庞德公的侄儿,这可是任谁也否认不了的关系。

    庞德公是谁,教导了诸多颍川名士的水镜先生以德公为兄,无意出仕的颍川名士以德公之行为榜样,朝中权贵以德公为求之不得的人才。正所谓,越是得不到的,便越是好的。求其本人不得,现在有他这么一个杰出的子侄摆在面前,换了你,你又会怎么做?当然是想尽办法去笼络、收买了。

    可以说,那黄承彦为了女婿的安危,不惜将庞德公顶在前面做了个愰子,借着颍川名士的光环来掩盖、淡化明溯统兵的实情。明溯统帅士卒的军事能力他们从张邈书信中得知天下止有三五人可比拟,可是那洛阳城中的诸人却不清楚撒。俗话说,先入为主,一旦他们将明溯划入了风流名士之列,那么即便是后来知道明溯能够统帅士卒,也会想当然地以为正常。毕竟,颍川俗好争讼,除了谋略,能带兵的海了去了,也不差上这么一个才出道的小子。

    至于明溯担心那书信被人看出破绽,徐庶倒是赶紧上前安慰了他一下说承彦先生自有法子,被利用了一把的庞德公则是老神道道地继续在那抠着大脚丫子。午饭之后,黄承彦神秘兮兮地钻到堂后另外一间内屋中,一呆就是半日,连个人影也见不着了。

    晚饭时分,两封与那张邈亲自手书、当场密封丝毫没有区别的荐信便摆在了众人的面前。值得玩味的是,不知道自家那便宜丈人使了甚么法儿,这新鲜出炉的西贝货竟然连那信笺的材质、钤印的飘逸、封泥的颜色以及独特气味都仿造得纹丝不差。

    我勒了个去,原来墨家才是中国造假的祖先撒,这次绝对长了见识了。仔细辨认过一番后,明溯心中除了钦佩便只剩下震惊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